当前位置: 当前位置:首页 > 电影 > “中国的毕加索”:画笔背后的多面人生 正文

“中国的毕加索”:画笔背后的多面人生

2025-04-05 06:36:35 来源:新闻实时网 作者:浮光 点击:3642次

1932年,巴黎凯旋门前,一位艺术家挥毫泼墨,留下了一幅笑容灿烂的自画像。八年后,他被特务秘密逮捕,在狱中,他再次拿起画笔,画下了一幅面庞消瘦却目光坚定的自画像。他是谁?他的画作背后,隐藏着怎样的故事?韩乐然,1898年12月8日出生于吉林省龙井村,杰出的朝鲜族政治活动家、人民艺术家,被誉为“中国的毕加索”。他的身份多变:艺术家、革命家、考古学家、地下工作者、战地记者……这些身份交织,构成了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。韩乐然在巴黎公园中作画画笔为枪,革命路上的艺术斗士1920年,韩乐然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,同时积极参与早期高丽共产党的建党工作。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成为中国美术界第一位共产党员。1924年,他以创办私立美术学校为掩护,在奉天(沈阳)播撒革命火种。1928年底前往苏联学习,1929年秋奔赴法国留学,1931年进入巴黎卢浮尔美术学院深造。韩乐然《大海》水彩画 1930年代 家属韩健立收藏在留法期间,他多次举办个展,让世界见证了东方艺术家的风采。1933年,与常书鸿等留法青年共同创立“中国留法艺术学会”,为中西艺术交流架起桥梁。韩乐然《巴黎凯旋门前自画像》油画 1932年 家属韩健立藏1937年,全面抗战爆发,韩乐然回国投身抗日救国运动。他以画笔为武器,创作了巨幅油画《全民抗战》《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消灭日本帝国主义》,更拍摄了大量抗日前线战斗实况和军民团结抗战的照片并发往国外,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和帮助。韩乐然 抗战宣传画《保卫我们的家乡》《起来和鬼子们拼》1940年他不幸被特务逮捕,狱中也未曾磨灭斗志。1943年初韩乐然获假释出狱后以作画为掩护,继续进行统一战线工作,为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积极努力。韩乐然 狱中的自画像水彩画 1940年 家属韩健立藏美术考古,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使者1943年至1947年,韩乐然两赴敦煌,两赴新疆,进行西北写生和美术考古。他参与发掘了吐鲁番、库车、喀什等多处遗迹,是我国发掘、研究、整理克孜尔石窟的第一人。韩乐然 《哈密王坟》水彩画 1946年 中国美术馆藏他在断壁残垣中探寻历史脉络,根据克孜尔石窟壁画中艳丽的色彩和飞天题材流畅的线条,开创性地选择油画或水彩进行临摹,生动地还原了克孜尔石窟多样的艺术特色。韩乐然临摹《骑象佛与猴子献果图(克孜尔第38窟)》油画 1946年 中国美术馆藏笔触传情,西北大地的人文画卷在生命的最后5年,韩乐然创作了大量水彩、油画、素描作品,不仅留下了丰硕的西北考古成果,更有许多反映祖国壮丽风景的画作。他画古老长城嘉峪关、修建中的天兰铁路、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,记录下中国西北各族人民的生活。韩乐然 《维吾尔族人烤馕》水彩 1946年 中国美术馆藏1947年7月,韩乐然结束第二次克孜尔石窟考古,从乌鲁木齐飞往兰州途中,因飞机失事遇难。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、英勇无畏的革命者、文化遗产的守护人,他的多面人生是为中华民族解放和文化遗产保护无私奉献的一生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韩乐然被追认为革命烈士,这是对他一生功绩最好的铭记。欢迎走进“自强不息 美育报国——中国留法艺术学会的岁月长歌”展览,欣赏韩乐然先生的珍贵作品,领略中国留法艺术家们的风采!展览信息展览时间:2024年11月10日至2025年2月16日展览地点:安徽博物院庐阳馆东二楼展厅供稿:张文蕊编辑:刘婷婷审核:冯超终审:卞坚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作者:光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头条新闻
图片新闻
新闻排行榜